申请免费试用
完善信息,立即试用
点击提交,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隐私声明》《网站协议》
提交申请
获取
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
确认
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
确认
我国首部人工智能+行动纲领来了!六大领域开启中国AI新时代
发布时间: 2025-08-28 11:39:12
浏览量: 122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6日发布,这是我国首部AI领域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等6大重点行动。我国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按下了快进键。“人工智能+”将给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公认的尖端制造业。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需要在材料科学方面取得突破。在北京,一家新材料研发机构已经开始利用AI技术开发航空发动机的金属材料。
   研发机构的总经理毕中南说:“传统方法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用AI和数字化手段介入后,可以大幅压缩周期,提高设计精度,像目前正在设计的新型3D打印高温合金材料,最快可以在三年内设计出新的材料。”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正是《意见》提出加快实施的六大重点行动之一。这第一大重点行动要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大重点行动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第三大重点行动是“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意见》要求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说:“让好用的AI成为普惠生产力,是‘科技向善’最重要的一个意义。例如物流能力,可以去探索无人机物流,包括应急救援、空中交通。这些新的商业模式与治理框架,是AI带来了很好的一些机会。”
   第四大重点行动是“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意见》大力支持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全民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提出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要求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织密人际关系、精神慰藉陪伴、养老托育助残、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司晓表示,一些特定的群体更需要定制化人工智能产品。
   司晓说:“比如农村的老年人不会打字,但是会讲方言,就可以与AI进行交互,这在AI前时代是很难想象的。同样还有残障朋友、留守儿童,还是需要给他们定制化一些产品。”
   第五大重点行动是“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意见》提出,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应用,打造精准识别需求、主动规划服务、全程智能办理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说:“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精准施策、协同共治,能够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城市大脑赋能,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从9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9.5小时,显著减少了跨部门协同的时间成本。”
   第六大重点行动是“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意见》要求深化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开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开源可及。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强说:“我们希望能够开放。现在国内特别推崇人工智能的开源,开源实际上是最大的安全,让大家来共同参与共治,这时人工智能的发展才符合更广泛的大众需要。”
   “人工智能+”行动的目标是什么?《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指出,当前AI的发展已经告别炫技阶段,进入价值兑现的黄金期。六大重点行动推动全社会从了解AI、拥抱AI到用好AI,使得市场有方向、行业有信心、百姓有体感。随着行动的推进,AI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加法,而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数因子,为产业注入迭代动能,带来一场指数级别的变革。
   霍福鹏说:“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可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

来源:央广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为互联网收集而来,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联系我们
  • 市场合作:hz@kolahr.com
  • 产品咨询:0551-64213051
产品
  • 自助入职
  • 组织人事
  • 假期管理
  • 审批管理
  • 薪酬管理
  • 行政管理
  • 招聘管理
  • 智能报表
资讯
  • 新闻动态
  • 产品动态
关于
  • 平台简介
  • 专利证书
  • 联系我们
加入HR互动社群
  • 您将定期收获:
  •   行业资讯
  •   经典案例
  •   活动微课
添加微信快速入群
Copyright © 2024 可拉熊软件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010202601960号 皖ICP备202403441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