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免费试用
完善信息,立即试用
点击提交,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隐私声明》《网站协议》
提交申请
获取
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
确认
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
确认
企业AI裁员后遗症:催生“纠错”专员岗位
发布时间: 2025-08-06 09:43:30
浏览量: 117

   据媒体报道,2025年的硅谷,裁员潮仍未平息。在这场风暴中,人工智能(AI)被众多企业CEO奉为提升效率的革命性工具,承载着重塑生产力的厚望。
   然而,对广大基层员工而言,AI更像是企业用以掩盖裁员实质的一块“遮羞布”。
   尽管企业财报纷纷展示AI带来的成本削减成果,但保障AI系统稳定运行、确保输出准确所需的后续维护、内容审核及安全合规投入却在持续攀升。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应运而生——他们专门负责纠正AI的错误并进行善后。企业原本期望通过AI节省的开支,正以另一种形式重新投入,甚至可能超出预期。
   近年来,AI工具迅速渗透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成为不可逆转的商业趋势。从OpenAI、Google Gemini到Anthropic Claude,功能日益贴近职场需求的各类AI模型层出不穷,广泛应用于文案撰写、代码修改、客服话术生成等环节。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甚至预测,未来1至5年内,AI或将取代半数入门级岗位,美国失业率可能因此升至10%-20%。
   讽刺的是,企业在享受AI带来的“降本”甜头时,往往需要额外投入更多资金来解决AI引发的问题。自由撰稿人Sarah Skidd曾接手紧急任务,修改一家内容代理公司网站上由AI生成的大量文案。这些文字平庸乏味,缺乏吸引力,反而损害了品牌形象。她直言:“一看就是AI写的,毫无说服力。”客户最终不得不支付额外费用请她重写。
   类似困境也出现在技术领域,英国数字营销公司Create Designs的创始人Sophie Warner常遇到因ChatGPT误导而求助的客户。有客户依据AI教程修改代码,结果导致网站崩溃并被黑客攻击,损失惨重,她需要额外收费来排查这些AI引发的漏洞。
   客服领域的AI应用同样问题重重。清华大学与广西电网的研究发现,引入AI助手虽改进了语音转录、信息回顾等流程,但也带来了语音识别错误、口音识别困难、对话记录不完整等问题。客服人员不仅要学习与AI协作,还需纠正其错误、安抚因此不满的客户,AI的“帮倒忙”反而增加了工作压力。
   这种投入与产出的失衡显而易见。麦肯锡《AI现状调查》显示,截至去年,78%的企业已在至少一个业务环节应用AI(远高于2023年的55%),但平均成本降低不足10%,收入提升也不到5%。在此落差下,企业更倾向于展示AI的使用率而非实际效果。AI常被部署于要求不高的场景,一旦进入核心流程,易出现理解偏差、决策失误甚至品牌事故。
   面对潜在风险,企业开始未雨绸缪。亚马逊正招聘“AGI风险管理经理”,专门负责识别AI的技术与社会风险并建立治理流程。同时,品牌方也感受到消费者对AI的抵触情绪,多邻国、Shopify和Audible等公司因尝试用AI替代人类员工而遭遇舆论压力。

来源:快科技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为互联网收集而来,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联系我们
  • 市场合作:hz@kolahr.com
  • 产品咨询:0551-64213051
产品
  • 自助入职
  • 组织人事
  • 假期管理
  • 审批管理
  • 薪酬管理
  • 行政管理
  • 招聘管理
  • 智能报表
资讯
  • 新闻动态
  • 产品动态
关于
  • 平台简介
  • 专利证书
  • 联系我们
加入HR互动社群
  • 您将定期收获:
  •   行业资讯
  •   经典案例
  •   活动微课
添加微信快速入群
Copyright © 2024 可拉熊软件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010202601960号 皖ICP备202403441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