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免费试用
完善信息,立即试用
点击提交,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隐私声明》《网站协议》
提交申请
获取
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
确认
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
确认
透过新职业看见未来
发布时间: 2025-07-24 13:47:36
浏览量: 143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从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从睡眠健康管理师到烧烤料理师,一串串看似跨度极大的职业名录,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动能图谱。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韧性强、活力足,但就业领域仍面临结构性矛盾,青年就业压力依然突出,不少传统岗位也在转型升级中经历调整。在此背景下,拓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尤为关键。此次公示的新工种多达42个,是近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这释放出积极信号:新技术催生新岗位,新需求拓展新空间。新职业正成为我国稳就业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向社会发布6批93个新职业,涵盖平台经济、数字技术、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许多新职业已经从概念走向实践,深度嵌入各类行业运行中。回想起几年前笔者采访新出炉的数字化管理师时,不少从业者还在探索职业边界。如今,他们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新职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头衔命名,而是在产业链条中真实发生的岗位重构。此次公示的新职业和新工种,无论是服务性岗位还是技能性岗位,都有一个共同点:基于现实需求、映射技术变革、具备成长空间。正因如此,它们才不断为劳动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职业拓宽的不仅是个体职业发展路径,也在整体上拓展了就业容量。过去几年,无论是直播电商、平台经济,还是人工智能、智慧物流,几乎每一个新兴领域都催生出大量的新工种、新角色。这些岗位进入门槛相对灵活、用工形态更加多元、职业路径富有弹性,尤其适合吸纳青年和灵活就业群体。这种非线性、不设限的就业框架,成为改善就业结构的关键增量。
   新职业的发展也在悄然提升就业质量。近年来,官方不断披露新职业薪酬数据。一批高技能职业收入不菲,反映出新职业不仅有岗位、有空间,还有含金量。随着技术深入融合,已有的新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只要发展路径清晰、制度保障跟上,新职业完全可以成为高质量就业的代表。
   新职业发展,离不开新产业成长壮大。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由传统动能向新质生产力的切换。在这一过程中,新职业的发布与认定,最终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既是在挖掘就业机会,更是在定义产业方向。此次公示的新职业,是从社会征集的近400份建议中层层筛选,经专家评审论证、书面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得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份目录也是一份“看见未来”的清单,将为地方产业布局、人才政策制定、教育体系改革提供指引。
   也要正视现实中存在的诸多挑战。目前,部分劳动者仍对新职业缺乏了解,一些新职业尚未建立清晰的评价标准,也有不少从业者对新职业存在“听起来很酷,不知道能不能干长久”的顾虑。破解这些问题,需要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一方面,要制定配套标准,加快新职业的培训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也要从教育端介入,推动对新职业的认知前移,让更多人听得懂、学得会、干得好。(韩秉志) 

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为互联网收集而来,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联系我们
  • 市场合作:hz@kolahr.com
  • 产品咨询:0551-64213051
产品
  • 自助入职
  • 组织人事
  • 假期管理
  • 审批管理
  • 薪酬管理
  • 行政管理
  • 招聘管理
  • 智能报表
资讯
  • 新闻动态
  • 产品动态
关于
  • 平台简介
  • 专利证书
  • 联系我们
加入HR互动社群
  • 您将定期收获:
  •   行业资讯
  •   经典案例
  •   活动微课
添加微信快速入群
Copyright © 2024 可拉熊软件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010202601960号 皖ICP备2024034412号-2